2023年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400强等榜单发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	   
						         12月5日,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发布。榜单由稷夏智库受权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》指标体系编制而成。随榜单同时发布的还有基于全国400样本县(市)的县域经济研究报告。
 
一、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分析
       2023年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(市)分布在16省(市),苏浙鲁三省百强县(市)数目达62席。江苏综合竞争力百强县(市)增至26席,浙江则有21席,山东有15席。然后是福建,百强县(市)数目仍然为8席。河南数目不变,仍为5席。河北数目增加1席,与湖南各有4席。湖北百强县(市)数目减少2席,安徽减少1席,二者都有3席。江西增加1席,与陕西、内蒙古、辽宁都各有2席,数目也都与上年持平。新疆增加1席,与贵州、四川百强县(市)各有1席。
  全国综合竞争力前10强县(市)分别是昆山市、江阴市、张家港市、常熟市、义乌市、晋江市、宜兴市、诸暨市、长沙县和慈溪市。长沙县新进入前10强,其他县(市)与上年相同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表1 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(市)与400样本比较
	
		
			| 指   标 | 单位 | 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(市) | 全国400样本 县(市)
 | 
		
			| GDP总额占全国比重 | % | 10.06 | 20.86 | 
		
			| 一般预算收入总额占全国比重 | % | 3.96 | 7.57 | 
		
			| GDP平均规模 | 亿元 | 1216.9 | 631.0 | 
		
			| GDP总体增长率 | % | 3.92 | 3.83 | 
		
			| 人均GDP | 元 | 125161.8 | 85017.5 | 
		
			| 人均一般预算收入 | 元 | 8296.9 | 5194.2 | 
		
			| 一般预算收支比率 | % | 73.2 | 54.2 | 
		
			| 一般预算占GDP比重 | % | 6.63 | 6.11 | 
		
			|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| 元 | 56156 | 45353 | 
		
			| 中学在校生占常住人口比重 | % | 4.86 | 5.75 | 
		
			| 小学在校生占常住人口比重 | % | 7.06 | 7.91 | 
		
			| 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 | 张 | 5.48 | 5.74 | 
	
          2023年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GDP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为10.06%,一般预算收入总额占全国比重的为3.96%。百强县市GDP平均规模为1216.9亿元。人均GDP为125161.8。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为8296.9元。
二、全国县域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分析
          2023年全国县域投资潜力百强县(市)分布在13省,浙江县(市)投资潜力遥遥领先,数量最多,达到25席,江苏为15席,安徽11席。湖南和山东投资潜力百强县(市)各有10席,河北及紧随其后有8席,四川有6席。福建和新疆数目相同,都有4席。其余省份中,广东有3席,河南有2席,湖北和江西各有1席。全国投资潜力前10强县(市)分别是德清县、嘉善县、义乌市、常熟市、太仓市、石河子市、平湖市、昆山市、正定县和莱西市。共有48个投资潜力百强县(市)也同时是综合竞争力百强县(市)。 
 三、基于400样本的全国县域经济形势分析
  400样本县(市)研究发现:2022年县域经济增速较上年较大幅度回落,中西部地区县(市)经济表现相对稳健。
  400样本县(市)经济增速总体回落,但幅度小于全国水平。2022年,400样本县(市)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为25.24万亿元,实际同比增长3.83%,比上年回落4.65个百分点。不过,由于大中城市更大幅度回落,县域经济回落幅度小于全国水平,实际增速也高于3.0%的全国增速。
  四大地区经济增速都有所放缓,东北地区县(市)回落幅度最大。2022年,东部地区、中部地区、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样本县(市)GDP分别同比实际增长3.54%、4.52%、4.14%和1.69%,分别比上年回落5.14个百分点、3.96个百分点、3.82个百分点和4.94个百分点。长三角地区样本县(市)经济增速放缓对东部地区样本县(市)经济增速产生较大负面影响。宁夏是唯一样本县(市)经济增速回升的省份,其他各省份样本县(市)经济增速都有不同程度回落。
  GDP超千亿县(市)增至53个,分布13省份。江苏千亿GDP县(市)比上年增加4个,达到21个,浙江仍然有9个GDP千亿县(市),福建和山东分别有6个和5个,湖南和内蒙古各有3个和2个。伊金霍洛旗、瓦房店市、东台市、高邮市、仙桃市、沛县、闽侯县、邹城市、仪征市和寿光市GDP均是首次超过千亿。昆山市是GDP超过5千亿的唯一县(市)。
  消费总体增速下降,陕西样本县(市)增速最高。2022年,400样本县(市)社会消费品零总额仍然实现了正增长,增速为0.97%,高于全国水平。其中,中部地区县(市)总体增速最高,而且回升幅度也最大。27个样本省份中有15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有所增长,陕西、广东、云南和江西样本县(市)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高,青海和吉林增速偏低。
  投资平均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西部地区样本县(市)增速下滑。2022年,400样本县(市)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平均增速为9.85%,比2021年回升0.53个百分点,不仅明显高于全国5.1%的增速,平均增速回升幅度也显著大于全国0.2个百分点的回升幅度。西部地区样本县(市)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,但其他地区样本县(市)平均增速都有所提高。
  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放缓,负增长省份数目有所增加。2022年,400样本县(市)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为2.98%,回落6.86个百分点。分地区来看,西部地区样本县(市)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最高,达到20.13%,也是唯一增速回升的地区。东部地区样本县(市)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为1.91%,比上年回落10.97个百分点,回落幅度最大。 在公共财政收入增速总体回落情况下,27个省份中样本县(市)出现负增长的省份扩大到10个。
  7县(市)人均收入超80000元,江阴和义乌分别领跑江浙。2022年,浙江义乌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6975元,居全国之首。江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达到81418元,为江苏之冠。除了7县(市)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0元外,另有17个样本县(市)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0000元。
四、全国百强主城区/新城区的省域分布
        1.全国百强主城区:以全国主城区作为研究对象,通过构建包含经济实力、增长动能、结构高级化、城市消费力、财政自给、居民收入、教育均衡、卫生保障和绿色发展等9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竞争力评价体系,测算形成全国百强主城区榜单。
         2023年全国百强主城区分布20省份,江苏、浙江和广东主城区百强数目最多。江苏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主城区数目较上年多1席,达到17席,浙江和广东百强主城区也各增加1席,分别达11席和10席,上海和北京百强主城区数目分别达8席和4席,与上年数目相同。其他百强主城区的区域分布是,山东和四川均占7席,湖南占5席,湖北、福建、辽宁、陕西和重庆各占4席,安徽占3席,天津和云南各占2席,山西、河南、内蒙古和新疆各占1席。2023年全国百强主城区前10位中,排在第1位的是上海浦东新区,第2位是北京海淀区,第3位是深圳南山区;其他依次是北京西城区、北京朝阳区、深圳福田区、天津滨海新区、上海黄浦区、广州黄埔区和北京东城区。前10强主城区大都属于一线城市,广州主城区一进一出,仍然只有1个主城区进入前10强,前10强其他主城区与上年相同。
       2.全国百强新城区:报告以全国新城区作为研究对象,通过构建包含经济实力、增长动能、结构高级化、城市消费力、财政自给、金融便利、居民收入、教育均衡、卫生保障和绿色发展等10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的竞争力评价体系,测算形成全国百强新城区榜单。
        2023年全国百强新城区分布17省份,江苏和广东新城区发展优势明显,西部地区新城区发展略显滞后。江苏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数目最多,达到19席,广东达到16席,其次是重庆,占13席,上海、浙江和四川数目相同,都占7席。山东和湖北各占6席,北京和福建各5席,河北占3席,天津、安徽、湖南、江西、陕西和辽宁各占1席。其中,广东新城区百强数目减少1席,福建则增加1席,其他省份数目保持不变。2023年全国百强新城区前10位中,排在第1位的是杭州余杭区,第2位是佛山顺德区,第3位市深圳龙岗区,其他依次是深圳宝安区、常州武进区、佛山南海区、南京江宁区,绍兴柯桥区、杭州萧山区和武汉汉南区也新进入前10强。
五、全国百强主城/新城区的发展形势
         2022年,全国百强主城区和新城区GDP总额分别达到223635亿元和134984亿元,占全国GDP比重分别为18.5%和11.2%,均高于全国百强县(市)的10.1%。不过,2022年,全国百强主城区和新城区经济总体增速分别为2.65%和2.20%,低于百强县(市)的3.92%。全国百强主城区一般预算收入总额占全国比重达到6.72%,高于百强新城区的4.57%和百强县(市)的3.96%。不过,全国百强新城区一般预算支出占全国比重达到5.64%,高于主城区,表明新城区需要管理的经济社会事务也较多。全国百强主城区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只有6.11%,低于百强新城区的6.90%和百强县(市)6.63%,较上年下降幅度也较大。人均GDP、人均一般预算收入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,都是百强主城区最强,百强新城区次之,百强县(市)最弱。全国百强主城区小学在校生占常住人口比重大于新城区,但是中学在校生占常住人口比重小于新城区,这使其中小学在校生比率相对新城区偏低。全国百强主城区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高达10.28张,远高于百强县(市)和百强新城区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表2 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主城区与百强新城区比较
	
		
			| 指   标 | 单位 | 全国百强主城区 | 全国百强新城区 | 
		
			| GDP总额占全国比重 | % | 18.5 | 11.2 | 
		
			| 一般预算收入总额占全国比重 | % | 6.71 | 4.57 | 
		
			| 一般预算支出总额占全国比重 | % | 5.22 | 5.64 | 
		
			| GDP平均规模 | 亿元 | 2236.3 | 1349.8 | 
		
			| GDP总体增长率 | % | 2.65 | 2.20 | 
		
			| 人均GDP | 元 | 192511.7 | 114691.0 | 
		
			| 人均一般预算收入 | 元 | 11770.0 | 7917.5 | 
		
			| 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 |  | 6.11 | 6.90 | 
		
			| 一般预算收支比率 | % | 98.1 | 61.8 | 
		
			|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| 元 | 70415.8 | 57739.8 | 
		
			| 小学在校生占常住人口比重 | % | 6.35 | 5.85 | 
		
			| 中小学生比率 | 比率 | 0.58 | 0.68 | 
		
			| 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 | 张 | 10.28 | 4.98 |